野路子为何赚得比你快?比你多?

日期:2025-08-14 21:16:28 / 人气:1

"在做IP的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纠结:
想好好做内容、做产品、做服务,但是突然听说隔壁一个人赚的很多!
点过去想学学,发现对方真的是野路子:不专业、不系统、什么都敢说,但直播间嗖嗖下单的量,是你三个月的量,的确让人羡慕。
这个时候,你会不会动摇?
我不赚钱,难道是底线不够低?
有人感叹:我都不敢想象,万一我有钱了。我的道德和思想品德,能不能经得住考验?
下面回帖:反了,维持道德和品行是你贫困的主要原因。
那么,我到底应该相信那些做爆款、追流量、搞镰刀的打法,还是应该稳住心态,慢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并且相信专业,总会有人认可?
01
这两种思路,可以简单理解为流量主义(快钱)和专业主义(慢钱)。
前者的打法,就是找到一个新概念,挖掘一个小的市场洼地,买一轮焦虑,吃一波红利,把它做成爆款。过程中可能会夸大一些承诺,用一些手段,只要赚到钱就行。如果不行,就换个IP、换个讲法再来。
另一种思路,则是踏踏实实地做产品,追求专业,相信只要产品足够好,总会有人买单。
那到底该选择哪种方式呢?
先给大家讲两个底层概念:一个叫获客成本CAC,另一个叫用户终身价值LTV。
获客成本就是你投多少钱,获得多少客户。比如说直播你投流来了2000个人,获得了20个用户,你的获客成本就是100块。
LTV是一个用户在你这里,终生消费多少钱。比如说一个用户来了,第一次买了80元,但是复购120……最终2年下来,一共1000元,那你的LTV就是1000元。
获客成本是马上能看到的,而终生价值则需要更长时间。
专业人士,最常见的比如做内容的是典型的LTV派。
他们相信只要持续产出好内容,用户总会来的,总会有人买单。这种想法没错,但问题在于,大部分人总是活不到“总有人买单”的一天,他们死在了LTV兑现的前夜。
那么是不是要走流量派,思考CAC呢?实话说,你进入短期流量赛道,你会发现你的底线往往不够低。这里充斥着大量的烂货、假货和镰刀,但是说实话,短期的确很能赚钱。赚够或没赚够钱,都不要紧,中国的违约成本这么低,市场这么大。口碑差了,换一个赛道就好了。很多前几年做IP、做知识付费的,都开始做更热门的领域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野路子,赚的比正经想做知识IP多而快的原因。
仅从赚钱来说,极致的长期主义和极致的机会主义,都能赚钱。但两个人的赚钱曲线是不同的,一个是持续向上的指数曲线(慢钱),一个是波浪形的一波一波又一波(快钱)。看你到底赚的是CAC还是LTV。只要在合法、合规、合乎自己价值观、发挥自己优势的角度,赚钱都不丢人。
02
从我自己的角度,我的策略是:用最快的方式赚慢钱。
1. 先做产品,先关注长期价值。
我自己做了23年教育,18年创业了。度过了线下、博客、微博、公众号、短视频很多个周期,口碑一直不差(我们大部分产品的转介都超过30%)。负责任地说,拯救我的一直是产品,赚到的一直是慢钱。最近直播挺火热,但直播很多买我产品的人,很多10年前读过我的书《拆墙》《可能》《跃迁》《超级个体》,甚至还有在新东方的词汇课的同学。都是因为当时的价值,推进了今天的价值。
因为一个人真正会懂的东西是很少的,反复切新的领域,会让自己的知识变“薄”。仅凭学习速度快,的确可以覆盖很多新的领域,但是这些地方我都没有真的做明白过,就不敢讲。
我反复对自己说,自己每一句话都至少要能支撑3~5年。几年后,用户真的通过这些知识帮到了自己,回身再找你,这种销售就很舒畅。很多咨询师、培训师仅凭自己的口碑和转介就能活得很好,年收入近100w,都是这个道理。
2. 不要认为“专业”,就不屑“抓红利”。
但我发现,业务增长也遇到很多问题——仅仅是转介是不够的,新的媒体、刺激、概念层出不穷,如果仅仅靠口碑,用户规模会锁死在一个很小的范围,再也增长不出去。
我自己去年复盘,最大的感悟是——因为我自己的“专业执念”太强了,以至于我忽略,不屑,甚至鄙视那些搞流量的人。
技术其实无好无坏,大众潜意识也只是社会共业,并不应该排斥,但是因为他们买的东西不够“专业”,就把对方赚快钱的手艺,也一并鄙视了,而这恰恰是我最需要提升的部分。
这心态往好听了说是清高,往坏了说是装B。是我自己的专业荣誉感、甚至对流量的恐惧感,把自己逼到一个很小的角落,自己限制了自己。
这让我想起曾国藩的成长,曾公少年文章出道、道德伟人,光明正大,觉得自己是忠臣,天天准备“文死谏”,连皇帝的妹妹也要杀,结果一事无成。回家丁忧3年,想明白一件事——我是要成好事啊,我既不是要批判坏人,也不是要活成忠烈公。于是领悟了“和光同尘”四字。
出来就顺溜了、和融了,皇上有指令,先彩虹屁一番,然后再提点自己的想法。给内务部的官员,该打点打点,可以迅速报销回款。带着湘军到各地,首先拜访当地大员,一表明不夺权,二表明立功后齐分钱。和和气气,立功立言。
曾国藩学会啥了?他学会了用奸臣的思路做忠臣之事。
这里你又开始纠结了,我认同你说的道理,但我怎么找到自己的平衡呢?
03
说回我自己的心路:我决定,要学会用赚快钱的思路赚慢钱。
学习转化、营销的思路,学习产品的包装,学习流量思维,蹲数据好的人的直播间,找业内专家请教。
我以前很排斥做流量的直播,尤其看不得那种5分钟销转一次套路,做都是内容型的。
但自己做了几次,慢慢理解了自己能讲多久,做一次销转不难受,价值讲到什么份上,别人不讨厌;找到自己一点节奏,数据也慢慢好看起来。
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到底主要要赚什么钱。
做这些的时候,不要停止对产品的更新,不要被别人家的爆款和快速增长带偏。找到自己快慢钱的节奏。
就好像跑步——不要羡慕别人超过你,他可能刚起步,可能训练了3年,可能天生体质比你好。
也不要在超过别人的时候有优越感,道理和上面一样。
更加不要站在路边评价——你看这个人没送髋,那个人手的姿势不对,有空看看你自己吧。
总之,找到自己的节奏,跑下去。
你的成绩,其实在你刚出发的时候,已经被你的体质、训练量决定了。你要做的是完成这个目标。
你不是来找优越感的,你是来达成目标的。
你不是来做评论家的,你是来做好事情的。
看到这里的人,希望你能在慢钱中,找到自己的快节奏。
"

作者:星欧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星欧娱乐 版权所有